佘曉清教授
  • 電話:03-5712121 #31665
  • 地址:30010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人文社會學院一館2樓204室
  • E-Mail:hcshe@nycu.edu.tw
學術專長學術經歷
  • 科學概念改變
  • 科學推理
  • 科學論證
  • 數位學習
  • 認知多媒體科學學習
  • 腦神經科學與科學教育
  • 認知神經科學(fMRI, EEG, 眼動)
  • 終身講座教授,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019.04)
  • 教授兼教育研究所所長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2018.08~2021.07)
  • 講座教授,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013~2019)
  • 教授兼教育研究所所長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2009.08 ~ 2011.07)
  • 教授,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001~2013)
  • 副教授,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1996~2001)
  •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科學教育 博士(1992)
榮譽與獎項
  • 2022-科技部傑出特約研究員獎
  • 2018-東亞科學教育學會傑出研究貢獻獎(East As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EAS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Award–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
  • 2018-科技部特約研究員
  • 2015 科技部特約研究員
  • 2012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2011 傅爾布萊特客座教授獎助計畫
  • 2009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2005 國立交通大學學術研究獎
  • 2003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其他學術經歷
  1. 2012.09 ~ 2016.12-台灣參加PISA 2015國家計畫主持人(National Project Manager)
  2. 2011.08 ~ 2012.01-以傅爾布萊特客座教授獎助計畫至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研究
  3. 2009.07 ~ 2009.08-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研究
  4. 2006.08 ~ 2008.12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科學教育二學門的學門召集人
  5. 2005.08 ~ 2005.12-史丹佛大學訪問研究
  6. 2001, 2002, 2003以訪問學者(Visiting Fellow)身份訪問西澳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並進行跨國合作計劃
  7. 2006.04~05-代表國科會參訪英國、荷蘭與德國的科學教育機構
  8. 國科會科教處與科技部相關工作
    (1) 2000 ~ 2001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科學學習」學門複審委員
    (2) 2002 ~ 2004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科學教學」學門複審委員
    (3) 2005 ~ 2006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 「科學學習」學門複審委員
    (4) 2006 ~ 2008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 「科學教學」學門的學門召集人
    (5) 2011 ~ 2013 擔任國科會科教處 「科學教育」學門複審委員
    (6) 2017 ~ 擔任科技部科國司「科教實作」學門複審委員
  9. 學術期刊編輯委員
    (1) 2020 ~ 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編審 (Senior Editor)
    (2) 2018-Leading Guest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IJSME) Special Issue–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iteracy—PISA for Better School Education
    (3) 2013 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編審委員(Editorial Board)(現任)
    (4) 2013.01 應邀擔任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執行審查委員(Executive Peer-Reviewer)(現任)
    (5) 2012.11 應邀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編審委員(Editorial Board).(現任)
    (6) 2007.03.01-Board of Reviewer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SSCI journal).(現任)
    (7) 2001 ~ 2006 應邀擔任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編審委員(Editorial Board)。
    (8) 1999 ~ 2008 應邀擔任科學教育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編審委員
  10. 其他期刊及會議之審稿工作
    (1)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SSCI Journal)
    (2)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chination
    (4)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SSCI Journal)
    (5)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SSCI Journal)
  11. 擔任教育部委員
    (1) 1999 ~ 2001 擔任教育部九年一貫自然科課程諮詢委員
    (2) 2002, 2007, 2008 擔任教育部高中生物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委員
  12. NARST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Committee
    (1) 2008-擔任JRST Award Committee主席
    (2) 2007-擔任JRST Award Committee副主席
    (3) 2006-擔任JRST Award Committee委員
    (4) 2003-擔任NARST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5) 1999-擔任NARST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Program Committee.
  13. 東亞科學教育協會(EASE)
    (1) 2007-Preparatory member
    (2) 2008-Executive member
  14.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1) 2016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理事長
    (2) 2014 ~ 2015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3) 2013-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獎勵委員會主任委員。
    (4) 2004-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5) 2003-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國際交流會委員。
  15. 整合型計畫主持人
    (1) 2012.09 ~ 2016.12-台灣參加PISA2015的執行與研究-PISA2015施測、分析與推廣
    (2) 2010 ~ 2015-International Research-Intensive Centers of Excellence in Taiwan(I-RICE)
    (3) 2007 ~ 2010-擔任「情境式問題解決之數位學習:認知、情緒與問題解決能力」單一整合型計畫總主持人。
    (4) 2006 ~ 2009-擔任「區塊研究:科學論證之數位學習課程與概念改變研究」單一整合型計畫總主持人。
    (5) 2004 ~ 2007-擔任「科學概念的建構與重建數位學習研究」整合型計畫總主持人。
  16. 研討會主持人
    (1) 2010. Sep.8 ~ 10-主辦2010 EEGLAB 工作坊
    (2) 2008. Oct.20 ~ 21-探究與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
    (3) 2008. Jul .16 ~ 18-提昇學生科學探究與論證能力研習營。
    (4) 2008. Jun.11 ~ 14-第六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advisory board
    (5) 2008. Feb.2.18 ~ 19-科學本質與科學教學研討會。
    (6) 2007. Nov. 10-提升科學教育學門二之國科會計畫撰寫能力及研究方法工作坊。
    (7) 2007. Jan 30 ~ Feb.1-主辦科學教育研究與論文寫作研討會
  17. 2012.08.01~ 2014.7.31 交通大學人體與行為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曾發表之重要專題演講

國外演講

  1. She, H.C. (2019, Aug. 20). Deep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Scie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Eye Tracker and EEG. Invited speech at Schwartz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2. She, H.C. (2016, Oct. 16). The Impact of PISA 2015 on Science Education: The Potential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vited speech a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cience Education, Hiroshima University, Japan.
  3. She, H. C. (2015, Oct, 16-18). Studies on Science Education from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s. Keynote at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AS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4. She, H. C. (2015, Jun. 1). Brain oscillation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a scientific working memory task. Symposium on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5. She, H. C. (2012, Jan. 18). The EEG oscillations associated with encoding of biology concepts. Invited speech at Swartz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UCSD).
  6. She, H. C. (2011, Dec. 12). EEG Dynamics during process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ions. Invited speech at 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s,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UCSD).
  7. She, H. C. (2009, Oct 21). Scientific Concept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ridging the aspects of Science Education with Cognitive Neuroscience. Keynote at East-As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Taipei.
  8. 佘曉清(2009, March 27)。科學概念改變與科學推理: 網路化科學學習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9. 佘曉清(2009, March 27)。科學概念建構與眼動模式之關係:運用眼動儀探討科學概念建構。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0. 佘曉清(2009, March 27)。科學概念改變: 雙重情境學習模式。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1. 佘曉清(2007, Oct 27)。雙重情境學習模式與科學概念改變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上海。
  12. Yore, L.D., & Hand, B., & Shelley, M., & Alvermann, D., & Brickhourse, N., & Coll, R.K., & Osborne, J., & She, H. C. (2007, April 15-18). Research committee sponsored symposium: The Gold Standard of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Does One Size Fit All Problem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06 World Conference, New Orleans.
  13. She, H. C. (2007, Feb. 26-28). Promoting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through Dual-Situated Learning Model. Keynote speech at East Asian Science Education Forum (EASE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eoul, Korea.
  14. She, H. C. (2006, July 31). Promo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asoning Ability and Conceptual Change through SCCR Digital Learning Program. Keynote speech a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Argumentation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ipei, NTNU, 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國內演講

  1. 佘曉清、段正仁、陳聖昌、周文己、黃莉郁 (2024, Jan. 26)。認知神經科學在教育研究領域上的應用。發表於2024臺灣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國立中山大學。
  2. *佘曉清、周文己、陳聖昌、黃莉郁(2023, Dec.08-09)。Paper sessions: 科學教育與認知腦科學的跨域研究 。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三十九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 佘曉清(2023, Mar.10)。促進數位科學學習的理解與成效:眼動研究。女性資訊科技教育之我思我見系列講座。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中心。
  4. 佘曉清(2023, Feb.16)。促進科學理解與思考能力之數位學習研究: 科學教育與認知神經科學證據。教師成長-大師傳承系列活動。國立台中科技大學。
  5. 佘曉清(2022, Jun.06)。促進科學教學與學習的理解:認知神經科學跨域研究。2022腦科學系列講座。國立中央大學。
  6. 佘曉清(2021, Nov.26)。科學學習的困境與突破—本土化科技素養的萌芽與生根。本土三十 前瞻踏實—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國立臺灣圖書館。
  7. 佘曉清(2021, Oct.21)。Human Brain Dynamics Reflect the Semantic Memory Retrieval of Physics Concepts. International Forum of Neuroimaging and Neuroeducation。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8. 佘曉清(2020, Oct.16)。科學教育與腦科學的交集? 腦與科學教育論壇。國立中央大學。
  9. 佘曉清(2019, Oct. 03)。生物科素養導向評量之發展。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生物學科中心108年全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10. 佘曉清(2019, July 18)。PISA 2015 科學素養表現之研究與省思:科學認識論知識與科學探究信念。2019全國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研討會暨教學工作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1. 佘曉清(2019, June 26)。高中生物科指考命題剖析。107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計畫-新課綱大考趨勢與臺中市四校聯合複習考命題培力工作坊。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
  12. 佘曉清(2019, Mar. 8)。國中小科學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108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種子教師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培訓研習。國立交通大學。
  13. 佘曉清(2018, Dec. 14)。國中小科學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107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種子教師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培訓研習。國立交通大學。
  14. 佘曉清(2017, Nov. 25)。PISA 2015的研究發現與啟示。2017台灣教育研究學會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
  15. 佘曉清(2017, Nov. 10)。108年國高中科學探究課程的落實與展望。第33屆科學教育聯合國際研討會。國立屏東大學。
  16. 佘曉清(2018, Apr. 20)。科學探究與實作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實踐與素養評量命題工作坊。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7. 佘曉清(2018, Jan. 23)。國際評比PISA 2015對我國教育的啟示。台南市106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暨國民中學校長會議。台南教育局。
  18. 佘曉清(2017, Mar. 29)。PISA 2015國際評比對我國大學入學考試走向的啟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 佘曉清(2017, Feb. 23)。如何提升我國學生的競爭力:PISA2015國際評比的啟示。新北市105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暨國民中學校長會議。新北市立林口高級中學。
  20. 佘曉清(2016, Dec,08-10)。PISA 2015座談:PISA 2015科學素養。中華民國第第三十二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1. 佘曉清(2016, Nov. 18-19)。科學思考與思維的理解:科學教育與認知神經科學觀點。科技部科教暨多元族群成果討論會。中山大學。
  22. 佘曉清(2016, Aug. 10)。運用論證促進社會科學性議題教學設計與評量。議題融入教材教案編寫與評量研習。新竹高中生物學科中心。
  23. 佘曉清(2015, Nov. 18)。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探討人類如何學習科學。中山醫學大學。
  24. 佘曉清(2015, Nov. 14)。科學教育研究的前瞻與突破?以認知神經科學為例。104年科技部應用科學教育學門計畫成果研討會邀請專題演講。台中科技大學。
  25. 佘曉清(2015, Oct. 29)。類PISA的科學素養得教學與文本的發展。桃園市國小組自然輔導團研習。
  26. 佘曉清(2015, Jun. 2)。啟動理解科學認知學習歷程的契機:腦波與眼動訊息。彰化師範大學。
  27. 佘曉清(2015, Jun. 1)。Brain oscillation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a scientific working memory task。教育神經科學研討會。政治大學。
  28. 佘曉清(2015, May. 20) 運用眼動促進科學學習認知歷程的理解。台中教育大學。
  29. 佘曉清(2015, Apr. 15) 科學評量的創新與改革。103年國立交通大學辦理地方教育輔導工作實施計畫-PISA 科學動靜態評量試題的發展工作坊。
  30. 佘曉清(2015, Mar. 13)。科學探究教學理念和實務教學的落實。新竹市國教輔導團研習。新竹市培英國中。
  31. 佘曉清(2015, Mar. 12)。高中科學探究課程的發展。生物教師工作坊。新竹市新竹高中。
  32. 佘曉清(2014, Apr. 18)。探究式教學研習- (I)從PISA 2015談生物教學的活化;(II)認識探究式教學;(III) -探究式教學實務設計。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生物學科中心 103年度種子教師研習研習。新竹市新竹高中。
  33. 佘曉清(2014, Apr. 14)。認識探究式教學。新竹市培英國中。
  34. 佘曉清(2014, Mar. 19)。從2015 PISA談台灣科學教學改變的契機。中壢市忠貞國小。
  35. 佘曉清(2013, Dec. 13)。PISA評量所帶給我們的省思與應用。中華民國第二十九屆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36. 佘曉清(2013, Nov. 1)。從2015 PISA談科學教學的創新與改革:科學探究教學的理論與實務。交通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37. 佘曉清(2013, Oct. 23)。從2015 PISA談科學教學的創新與改革:科學探究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竹北高中。
  38. 佘曉清(2013, Oct. 4)。國科會計畫申請的分享。102年度國科會科教學門說明會及寫作工作坊。
  39. 佘曉清(2013, Apr. 16)。數位化科學問題解決:科學學習?認知神經科學?彰化師範大學。
  40. 佘曉清(2013, Apr. 12)。2015 PISA。新竹市國教輔導團研習。培英國中。
  41. 佘曉清(2013, May. 30)。科學學習與認知科學的交集。文化與學習講座。清華大學。
  42. 佘曉清(2013, Feb. 26)。2015 PISA。高中課程創新教學專題。竹北高中。
  43. 佘曉清(2012, May. 18)。「你可以改變的科學教學與學習–跨領域的思維:科學?數位?腦科學?」。100學年度北二區分區研討會。
  44. 佘曉清(2011, July. 8)。「科學概念改變之研究:認知神經科學?論證?」。科技新知與科學概念改變專業增能研習。新竹縣國民教育輔導團。
  45. 佘曉清(2010, Dec. 10)。科教概念改變與認知科學。中華民國第二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46. 佘曉清(2009, Nov. 05)。科學概念建構與認知科學。國立中央大學。
  47. 佘曉清(2009, Apr. 22)。科學概念改變與科學推理–網路化科學學習。國立中山大學。
  48. 佘曉清(2008, Sep 24)。促進學生科學概念改變:雙重情境學習模式。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49. 佘曉清(2007, Nov. 21)。促進學生科學概念改變:雙重情境學習模式。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50. 佘曉清(2007, May 24)。促進學生科學概念改變:雙重情境學習模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51. 佘曉清(2007, May 8)。雙重情境學習模式與科學概念改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52. 佘曉清(2006, Nov.8)。運用雙重情境學習模式促進學生科學概念改變。國立台中教大學科學應用推廣學系。
  53. 佘曉清(2006, Jul. 31).運用網路學習課程促進學生科學概念改變與科學推理能力。論證在科學教學 與學習的應用國際工作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54. 佘曉清(2006, Feb. 18)。科學學習研究跨領域?國科會科教處科學教學學門年度報告會議—史丹福大學訪問演講。
  55. 佘曉清(2005, Mar. 09)。雙重情境學習模式與概念改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56. 佘曉清(2004, Oct. 07)。 網路化科學學習與概念改變。國立教育研究院。
  57. 佘曉清(2004, Sep. 30)。申請國科會科教學門整合型計畫經驗分享。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58. 佘曉清(2004, Sep. 18)。申請國科會科教學門計畫經驗分享。國科會科教處科學教學學門年度報告會議。
  59. 佘曉清(2003, Nov. 21)。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與創造思考力。交通大學新任教師研習。
  60. 佘曉清(2001, Jun. 16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模式之實作。光武國中。
近年主持研究計畫

執行中

  • 112-2410-H-A49 -009 -MY3 (NTSC) (She, H. C.) – PI 2023/08/01 ~ 2026/07/31
    “運用機器學習結合眼動訊號建立預測模型提升數位內容之科學推理與統整成效”
  • 112-2410-H-A49 -008 -MY3 (NTSC) (She, H. C.) – PI 2023/08/01 ~ 2026/07/31
    “啟動最佳化系統思考之數位科學學習:促進學生科學概念建構與系統思考能力”
  • 111-2410-H-A49 -013 -MY3 (MOST) (She, H. C.) – PI 2022/08/01 ~ 2025/07/31
    “啟動數位機制推理促進高中古典和分子遺傳的統整與學習:眼動研究”

已結案

  • 109-2511-H-009 -002 -MY3 (MOST) (She, H. C.) – PI 2020/08/01 ~ 2023/07/31
    “探討啟動科學概念聯結對概念改變成功之影響”
  • 108-2511-H-009 -002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9/08/01 ~ 2022/07/31
    “學生自成表徵輔助線上科學探究學習: 深化學生的科學理解”
  • 107-2511-H-009 -003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8/08/01 ~ 2021/10/31
    “啟動合作問題解決之數位化3D虛擬科學實驗學習:促進合作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知識的建構”
  • 106-2511-S-009 -001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7/08/01 ~ 2020/09/30
    “探討科學概念改變引發認知衝突與控制之腦神經機制”
  • 105-2511-S-009 -011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6/8/1 ~ 2019/7/31
    “探討思考實驗與模擬實驗啟動演繹推理之認知歷程與成效”
  • 104-2511-S-009 -009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5/8/1 ~ 2018/7/31
    “探討科學概念重建之溯因推理認知動態歷程與機制”
  • 103-2511-S-009 -003 -MY3 (MOST) (She, H. C.) – PI 2014/8/1 ~ 2017/7/31
    “啟動後設認知之數位化真實科學實驗學習:促進學生科學解釋與科學舉證能力”
  • MOE: 104-MOE-S-009-00, 103-MOE -S-009-001,
    MOST:104-2511-S-009-011103-2511-S-009-014, 102-2511-S-009-001, 101-2511-S-009-011 (She, H. C.) – PI 2012/8/1 ~ 2016/12/31
    “台灣參加PISA2015的執行與研究-PISA2015施測、分析與推廣”
  • 101-2511-S-009 -003 -MY3 (NSC) (She, H. C.) – PI 2012/08/1 ~ 2015/10/31
    “啟動關係性推理之數位科學學習研究:心智模型關係性推理與科學概念建構之探討”
  • 101-2511-S-009 -004 -MY3 (NSC) (She, H. C.) – PI 2012/8/1 ~ 2015/10/31
    “促進敘述性、假設性和理論性科學概念建構之數位論證研究”
  • 99 -2511-S-009 -001 -MY3 (NSC) (She, H. C.) – PI 2010/8/1 ~ 2013/7/31
    “多媒體數位環境中科學概念建構之認知動態歷程:心智架構之表徵間聯結、轉換與整合”
  • 98-2511-S-009-002-MY3 (NSC) (She, H. C.) -PI 2009/8/1 ~ 2012/7/31
    “探討科學概念的認知歷程與腦的動態變化之研究”
  • 98-2511-S-009 -006 -MY3 (NSC) (She, H. C.) -PI 2009/8/1 ~ 2012/7/31
    “形成科學性議題之數位學習研究:形成科學性議題、概念建構與科學推理之關係”